登录注册 退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要闻公示
    • 机构新闻
    • 联系我们
  • 项目工作

    • 项目成果
    • 项目资讯
  • 项目列表

  • 信息公开

    • 财务会计报告
    • 年度工作报告
  • 机构伙伴

    • 伙伴故事
    • 行远的伙伴
  • 爱心榜单

  • 志愿者中心

    • 志愿者故事
    • 志愿者协议
    • 志愿者管理制度

→ 新闻资讯

  • 要闻公示
  • 机构新闻
  •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 大病救助爱心计划

    已筹款:¥10146913.91
  • 用爱温暖困境老人

    已筹款:¥105349.36

崔永元和他的朋友们·中国故事会 | 口述历史国际周2017特别发布

2019-04-02 16:55

来源:本站

image.png

“……顺便告诉您一件家事:在我提交(老父亲口述访谈)论文后,我的父亲去世了……这篇参会论文含着生命及情感。感谢组委会,是您们提供机会,促使我们记录下了不可再得的珍贵资料。”

 ——2015年国际研讨会美籍华裔投稿人

曹淑文



“我的亲人分散在大陆和台湾,因为他们,我开始采集两岸老人的故事。虽然我只是个‘欧巴桑’,但我敢于大费周章搭飞机来这里,和营员里的学者、博士一起做口述史,我很荣幸,也很自豪。”

——2016年国际研习营台湾营员

高丹华


“对崔老师你们做的事,我一直是非常敬佩的。我把压箱底儿的那张真实电影《血战钢锯岭》的珍藏版签名海报送给你们。”

——2017年非虚构海报特展捐赠者,影视投资人

杨硕

“第一,我是亲历者;第二,我是媒体人。我不记录谁记录?我在现场给你们讲我自己的故事吧。”

——口述历史国际周2017特别发布会主持人

敬一丹

2014年筹备,2015年开展,2017年,“口述历史国际周”进入第三届。

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Richard Anderson,英国口述历史大家Paul Thompson,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主席Doug Boyd等十余个国家的口述历史各领域实践者到场;著名导演贾樟柯,著名作家刘震云,口述历史专家雷颐、定宜庄、陈墨、钱文忠、杨祥银等两岸三地数以千计的学者和爱好者参与;

国际研习营、国际研讨会、非虚构海报特展、现象级纪录影像放映——逐年完善的四大版块联动;

三年来,“口述历史国际周”一直被各界研究者、实践者、观察者和支持者所感动,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做到更好。

2017年11月6-12日,第三届“口述历史国际周”将举行。

我们决定做一场特别发布——

“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开幕式暨崔永元和他的朋友们·中国故事会

届时,崔永元老师将和几位朋友一起,讲出他们自己的或采访到的生命故事。

所有一直帮助和支持国际周的朋友们都将获得主办方特别邀请。

其他希望到场见证的朋友,我们联合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开放捐赠通道,欢迎您以公益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我们。

地图.png


口述历史国际周



口述历史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其天然“融合”的特质决定了它同时具备学术意义与公共价值。近年来,口述历史不仅被众多学科关注和应用,也因为“接地气”的工具属性,让更多原本默默无闻的普通人都得到了发声的机会。中国的口述历史领域,更因为著名媒体人崔永元的号召,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自2002年起,崔永元带领团队,历时15年,收集了数百万分钟口述历史资料,并结合纪录片、展览、线上线下活动等各种方式,不断扩大和增强口述历史的影响力及生命力,使得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逐步成为国际一流的口述历史机构。

该活动是中心在持续进行口述历史访谈和资料收集的同时,为推动这一领域学术交流与国际传播活动而进行的一项公益尝试。由“口述历史国际研习营”、“口述历史国际研讨会”、“国际口述历史专家讲座”及“非虚构作品展览展映”等众多版块组成。

自2015年起,国际周已连续举办两届,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蒙古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数千位口述历史同仁的参与,线上线下百万人次的互动,已成为中国口述历史界的年度盛事。

2015年,首届“口述历史国际周”特别发布,崔永元、著名主持人和晶、著名导演贾樟柯、美国好莱坞电影导演Richard Anderson及来自国内外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各自与口述历史、口述历史人的感人故事。



注册地: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2号楼7层 825 室

电话:010-59483308 邮箱:info@yyf.org.cn

邮编:100010 京ICP备14006037号-1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