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6 10:07
2013年8月12日,韩倩与乡村教师依依惜别。(摄/李志坚)
2013年的夏天,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韩倩有了一个久违的中国暑假。在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行程中,韩倩作为志愿者与乡村老师们近距离接触。11天的爱飞翔之旅,也让这个海归女孩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乡村教育的现状。
“对不起,我们误解了你——乡村教育。”这是韩倩为记录那段志愿者生活写下的文章标题。
在爱飞翔的行程中,韩倩既是一名志愿者,同时担任整支志愿者队伍的副领队,事务繁多、整天忙碌,但即便这样,她也尽最大可能,每晚抽出时间与老师们进行交流。
“白天的微笑与客气,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们善良淳朴的一面,而到了夜晚,我希望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感受更真切的情谊以及了解他们的生活。”韩倩说。
韩倩回忆道,当她来到老师的宿舍里与他们闲聊,询问有关当日课程活动的满意程度,她所收到的答复都是窝心而感动的,尽管还有很多顾及不全的地方,但老师们的反馈都为志愿者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肯定,为此,韩倩心里很是欣慰。
让韩倩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她来到一间女老师的宿舍,那儿住着4位年轻美丽的乡村女教师。经过前几日的相处,大家都很熟识了,很快就像老朋友那样,自然地互开着玩笑,聊着各自的生活。然而当韩倩问道“作为乡村教师,你们是不是很为自己的职业而骄傲”,4位女教师齐齐沉默了。
隔了一会儿,两个老师摇摇头,尴尬地笑道:“在我们家乡我都不愿向陌生人承认我们的职业。” 看着韩倩不解的表情,另外两位老师也说:“作为乡村教师,我们并没有得到多少应有的尊重。”一个老师哽咽着告诉韩倩:“这几天爱飞翔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我们也学到很多有用的方法,但有时候觉得就算我们做了再多努力,也没有地方让我们真的很好的去运用那些方法并得到相应的认可。”
面对老师坦诚的倾诉,韩倩觉得很意外,她有点想哭。因为在参加爱飞翔之前,她一直认为乡村教育的困难应该主要就是客观条件的艰苦,而从未想过作为乡村教师还要承受这么巨大的心理压力。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着要尊师重道,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如果社会环境没有达到对知识追求的共识,那身为一名老师想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影响那么多的孩子有得使多么的艰难?”韩倩陷入思考。
那次的交谈让韩倩思考了很久,对于从小在城里长大、并出国留学的她来说,真正切身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现状。
活动中的韩倩是一位总是微笑的副领队,而在送别老师的火车站台,韩倩却成了哭得最凶的小姑娘。“除了流泪,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形式来表达对老师们的不舍和尊敬。”韩倩说。
让韩倩欣慰的是,临别前有位老师告诉她:“这几天爱飞翔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来到城市里,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人都在关注着我们,志愿者们对我们都那么的亲切和尊重,让我又好像重新有了一些作为教师的骄傲和自豪了。”
这位老师的感触,正是韩倩作为志愿者最大的收获,也使她相信爱飞翔活动的意义。
“对于每位老师、每位参与者和旁观者而言都是不同的,哪怕只有一点点,能换来一位老师的欣慰,我想那就是值得的。”韩倩说。 (文/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