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退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要闻公示
    • 机构新闻
    • 联系我们
  • 项目工作

    • 项目成果
    • 项目资讯
  • 项目列表

  • 信息公开

    • 财务会计报告
    • 年度工作报告
  • 机构伙伴

    • 伙伴故事
    • 行远的伙伴
  • 爱心榜单

  • 志愿者中心

    • 志愿者故事
    • 志愿者协议
    • 志愿者管理制度

→ 项目工作

  • 项目成果
  • 项目资讯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 大病救助爱心计划

    已筹款:¥10146913.91
  • 用爱温暖困境老人

    已筹款:¥105349.36

“生命证言公益活动”—— 字里行间寻家风

2019-11-17 12:06

来源:本站

一笔一划勾画出家的模样,一言一语中充满了亲情的温暖。无意间的翻找,随心的闲谈,让我感受家的温情。

书桌抽屉里那一小叠儿泛黄的纸,如今正被握在受访者——我爸爸的手中。“爸爸”,我试探性轻轻地叫了一声,没有得到回应。于是我又提高音量喊了一声“爸爸”,可爸爸还是沉醉于信中,恍若无闻。无奈,只能等着了。一会儿,爸爸终于抬起头,说:“这封信是你娘娘(爸爸的姐姐)在我初中时写的。为供我上学,她和我哥一起去桂林打工,为鼓励我好好学习,写信报平安的。”我听了,有些好奇,问:“那现在呢?还写不写信?”爸爸瞥了我一眼说:“当然不写了,现在有手机,干嘛还写信啊。但是,看见这些信,嗯,还蛮念(想念)的。”

我以前看过这些信,于是追问道;“(这些信)好像都是鼓励爸你学习的。爸,你那时学习怎么样啊?”“嗯…初中毕业重考,高二辍学……”。我喃喃地说:“还经常说自己学习好,原来不怎么样啊。连妈妈都不如。”说完,感觉爸爸好像在盯着我,我立马就怂成了只小兔子,结结巴巴地问:“那爷爷和奶奶呢?他们间写过信吗?”爸爸喝了口水,答道:“你奶奶不识字,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爷爷倒是写过,大概是修水坝时,你爷爷放心不下我们(当时爸爸兄妹三个都去桂林打工了),所以偶尔写一封。”“看来,我们家有写信的传统啊!”“不,也不算吧,但是以前写信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传递情感的方式。”爸爸纠正道。

父女俩慢慢地打开了话题。我非常好奇,以前就想透过这些信件去挖掘出一个人(信的主人,我的娘娘)的过去,追着爸爸讲故事。但是爸爸零零散散地讲的不多,有些讲了的,我也记不清楚了。现在我想了解娘娘经历的同时,还想去寻找我们家的家风是为何物。

我知道,我的娘娘,她只比我爸大一点点(娘娘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爸爸说,当年家里负债累累,大伯不上学去打工了,但是家里还是供不起娘娘和爸爸两个人去上初中。娘娘为了让弟弟上初中,她选择了放弃,自己和哥哥外出打工。泛黄的信上有这么一段话,“弟弟啊,你要好好学习,我们家的条件不容易,姐后悔当初没有读好书,现在写个信也不知道怎么写,我真的好后悔,所以你要好好学。”可见,娘娘还是想读书的,但是家里条件不允许,她做出了谦让。

娘娘和大伯来到桂林,没什么文化的她到处寻找工作无果。她写信,一度想过放弃,却苦苦支撑。只因她希望弟弟他好好学习,收收心,自己则在城市中打拼。爸爸说,在当时社会,一个女生不被欺负就不错了,更别说找到工作。当身上的钱用完后,娘娘涨红着脸回了家。爷爷奶奶他们若无其事的忙活儿,没有多问。一直到秋收后,家里该忙的也差不多了,娘娘给家人留了句话,便又外出打工去了。

经过亲戚介绍,她在一家饭店里当洗碗工,每天有超过7个小时的时间是在热水与冷水中来回转换,收入还可以,也算有个工作了。表姐(娘娘姨母家的女儿)住在附近,她去表姐家住也不用交房租了。这让她看到了希望,她迫不及待地写信将此事告诉弟弟,还说每个月给他寄钱,让他好好学。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着,她那颗求知的心也萌发了,写信从弟弟那儿讨来了初中的课本,饿虎扑食般,整夜整夜的看。因为有许多字不懂,又攒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一边打工,一边勤学苦读,不知道娘娘当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但我知道娘娘是一个勤奋学习,不怕苦累,有耐力的人。

但是,她的希望被房租、饮食支出一点点磨灭,当初的诺言也没有实现。而且娘娘有一次偶然间发现,表姐一家人特别是姨母背地里嫌弃她给表姐添麻烦。后来,表姐以姨母要过来住一段时间,婉言让娘娘搬走了。娘娘分别写信给兄弟俩,说过年不回家了,要去大伯那儿住一下,趁寒假找个活干。并告诉爸爸他们被人看不起,表示不懂奶奶当年对姨母那么好,姨母却让表姐找机会赶走她。叮嘱爸爸要好好学,不要让别人看不起,还要帮她照顾好爷爷奶奶。

娘娘离开她表姐家之后,去找了那种便宜的小黑屋去住。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爸爸去找她了。爸爸说,当年他对娘娘说他不想学了,要出来打工,一开始被娘娘反应很大,呵斥了爸爸。可后来爸爸说,他不喜欢上学,想帮他们。慢慢地娘娘就沉默了,问爷爷奶奶同意了吗,得到肯定的回答。这以后,爸爸就留在桂林,开始了打工生涯。

几年过去了,家里也有了些许“余粮”,爸爸写信给大伯:“我有个办法能让我们的生活好些,就是如果失败了,可能又要苦些,姐说问你意见。”后来他们三人做了点小生意,因缺少经验,刚开始时犯了好些错。爸爸说,期间还发生过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有一天晚上爸爸和大伯外出进货回来,娘娘告诉他们,晚上九点左右她在看店的时候,被一个人抢走了货包,钱被抢走了,她追不回来。愧疚的娘娘还回家呆了一段时间,后来又扛着满满一大蛇皮袋的东西(爷爷奶奶让装的好些吃食)回来了。此后,爸爸他们艰辛得创业,现在过上了好日子。可爸爸说,娘娘现在终究遗憾没能好好上学……

这不是我的人生,却让我觉得心疼。再回头看信,仿佛不是看信,而是一台舞台剧,就在眼前上演。字里行间的温情、苦楚、开心、悲伤……展现的淋漓尽致。

薄薄的信纸,承载着厚重的情意。蚂蚁似的字迹,是亲人之间说不尽的话。至此,我也知道了我们家的家风,是谦让、是扶持、是勤奋好学、是在逆境中也要求生存,要吃苦耐劳……而这让我羞红了脸。想想我是怎么对待父母,怎么对待学习的?我常常问心无愧地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打着青春期的旗号,叛逆的我听不得他们的一句,“为了我好!”的教诲,他们说左,我就走右。还会把他们当作出气筒,从不考虑父母的难处,苦心。对不起!我做不到像娘娘那样早早的就为家里分担,但是我要学会倾听你们的话,好好学习,践行我们家的优良家风。


(作者:朱璐    学校:广西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

注册地: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2号楼7层 825 室

电话:010-59483308 邮箱:info@yyf.org.cn

邮编:100010 京ICP备14006037号-1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