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退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要闻公示
    • 机构新闻
    • 联系我们
  • 项目工作

    • 项目成果
    • 项目资讯
  • 项目列表

  • 信息公开

    • 财务会计报告
    • 年度工作报告
  • 机构伙伴

    • 伙伴故事
    • 行远的伙伴
  • 爱心榜单

  • 志愿者中心

    • 志愿者故事
    • 志愿者协议
    • 志愿者管理制度

→ 机构伙伴

  • 伙伴故事
  • 行远的伙伴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 大病救助爱心计划

    已筹款:¥10146913.91
  • 用爱温暖困境老人

    已筹款:¥105349.36

历经四年,我才找到答案 。

2018-06-07 11:09

来源:本站

十年辛苦不寻常

临近高考的一天,陇城镇中心小学教师尤世云,给几个已经分别了六年的学生发了微信。她没有打太多的字,基本上是一句话:“坦然面对考试,正常发挥水平,祝你们都能考出自己的好成绩。”

从四年前开始,当尤世云所教过的学生陆续面临高考后,发信息给对方就成为一项自己的规定动作。“毕竟是高考,作为她们的启蒙老师、也是朋友,总是要祝福一下。谁都需要被关注。”

陇城镇,地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距县城18公里,是民族文化深厚的侗族聚居地。

循环教着一年级到六年级,尤世云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小镇上一干就是10年。

▲乡村教师尤世云(左三)

教小学语文的她,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从“上课,起立,老师好”到“老师再见”,除了愈发沉稳的课堂,还有愈发熟悉的告别。

提起这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她高兴地说:“有很多学生都跟我一样选择成为人民教师,这个让我很有成就感。”

“其实不论做什么,看到学生努力生活的样子,能热爱生活,能积极向上,做一个正能量的人,我就非常满足了。”尤世云继续说。

但生活不只是从她口中简单说出的感动与满足。你要问为什么?尤世云就举了一个例子:

她开始教书时,班上有一个孩子,父母离异后都在外务工,只得由姑姑照顾。学生产生了一种被人遗弃的感觉,父母打来电话不接,或是接了不说话,上学调皮捣蛋却成了常态。她感到手足无措。

其实那时尤世云还不知道,这只是她和全国300万乡村教师共同面对的难题之一。

▲尤世云和她的学生们

“对于乡村学校的学生来说,这不是个别学生的天性或者学习态度的问题。而是孩子缺乏来自家庭的安全感。”所以当老师的她既要解决学习问题,还得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学生一拨接一拨,这样既当老师又当家长的双重工作周而复始,“他们真的需要’关心’。”

但是,认识到这看似简单的一点,尤世云足足经历了四年之久。

在这里,看到希望


    事情还要从2012年说起。

那年8月,尤世云作为爱飞翔乡村教育项目第6期学员来到北京,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北京。

与其他109名乡村教师一样,下飞机的那一刻她就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暖意。

“从她们(志愿者)的眼睛和笑容里,我心里突然有种被融化的感觉,”尤世云感触颇深,“作为被服务的对象,这是从没有找到的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尊重让乡村教师与这些志愿者们产生了亲切感。就在那一瞬间,她下意识地想起之前那些学生的行为。

“参加培训前,只是感受到自己的心理有着一种微妙变化。好像与这些志愿者之间就没有距离,我就想到了我那些怎么说也听不进话、总是和你顶着干的’问题’学生。要是我和他们(学生)之间有这样的感觉多好!”

▲尤世云在爱飞翔培训课堂上

真正让尤世云找到问题答案的还是在爱飞翔的培训课上。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爱飞翔项目为乡村教师设计了完整的教育学、心理学、职业认知三大培训课程模块。

“每一天都是那么紧张又充实,每一次讲座或经验交流都让我血液沸腾,思想的火花不断被擦亮……” 历经10天“刻苦铭心”的修炼,尤世云赞叹不已,她找到了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所在,“原来心理问题是乡村教育的一个通病。心理学课程是现代教育急需的一门课程。老师需要了解,乡村学校的学生更需要。”

“我们以前以为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在于我们的教学方法还不够好,或者我们这里孩子的天性就如此。

教学方法有差距是事实,这些年我们也不断学习,但是还是解决不好学生的问题。听完课才意识到教学

方法只是一方面,问题的本质也不在孩子身上,而是我们忽略了城乡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环境造就了

不同的心理需求。他们更需要关注和安全感。”培训过后,尤世云突然醒悟。

                                            ▲在爱飞翔乡村教育项目中的尤世云

从改变学生开始


从北京回来后,尤世云动起了小心思。

她开始主动与班上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疏导。运用培训课上学到的一些方法,她循序渐进地展开了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孩子们打开心扉,与尤世云的互动也多了起来。

这样,她就成为了孩子们的良师,也成为了她们的益友。


▲尤世云的学生与大自然接触

还有更多的变化在发生。

也许是因为身上流淌着侗族的血脉,能歌善舞犹如天生,在听了时任人大附小副校长钱首旺老师讲座后,又在古人朗诵诗歌的情态中获得启发,尤世云自创一种“手舞足蹈朗诵法”,用表情和动作来辅助诠释文章。

学生有了新鲜感和参与感,也积极投入编导动作,用她的话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手舞足蹈”加上有感情的朗诵,孩子们慢慢爱上了朗诵,更深刻领会了课文内涵。

“爱读书的孩子多了,背诵的篇章也多了。”对于这事,尤世云很是骄傲。

“简简单单教书,简简单单育人,教书育人就是教育,”在爱飞翔项目培训过后,对于乡村教育,她愈发地自信、从容。

                                                   ▲“窗含西岭千秋雪”朗诵教学课堂

施比受更有福,更有乐

2015年,作为返乡后表现突出的参训教师,尤世云再次被邀请参与培训,只是这次身份有所变化:从参训教师变为公益讲师,从被服务人员变为志愿者。

“自己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可以为乡村教师服务,从而更加了解志愿者的不容易,也体会到基金会对培训所付出的巨大人力和财力,确实不容易。”尤世云说。

从爱飞翔到再飞翔,她承认,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2015年,尤世云“再飞翔”,与组员合影(左四)

在接受爱飞翔志愿者细心服务后,回到家乡的尤世云萌发了传递温暖的念头,先后组织建立起“阳光义工社”、“留守儿童之家”、免费理发屋。2014年,“留守儿童之家”成为怀化市通道县第一批示范留守儿童之家。

“把公益的种子带回家,原来的抱怨、不满、愤怒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调节。我们要关爱每个孩子,要尊重成长,享受过程,允许失败,承认差异,”尤世云强调,“施比受更有福,更有乐。”

但这些,还不够。

打开了公益之窗的尤世云,在2014年初,主动加入当地公益组织通道义工联合会,通过联合会活动,积极参加捐书助学、走访贫困学生、寻找爱心人士等活动,把周末和节假日填充完整。

▲尤世云给同龄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

“我认为爱飞翔项目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乡村教师知道,有这样一个组织也在努力地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她继续说道,“也让乡村教师看到自己是有依靠的,是不被人遗忘的,是有存在感的。”

像尤世云一样的乡村教师,还有千千万万。爱飞翔乡村教育项目愿与千千万万的乡村教师一起为爱飞翔!


项目介绍

爱飞翔乡村教育项目

诞生于2007年,旨在通过软性的乡村教师培训,辅以硬件支持的乡村希望教室配备和乡村教育扶贫帮困活动,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帮助乡村教育实现综合提升。


注册地: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2号楼7层 825 室

电话:010-59483308 邮箱:info@yyf.org.cn

邮编:100010 京ICP备14006037号-1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